相信许多妈妈在孕后期、产后都经历过一种尴尬的情况:打个喷嚏都漏尿,有一部分女性会随着时间自行修复,但也有相当多的女性这种情况会持续一生。
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出现了骨盆底的问题,请立刻保持警惕,并及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产后修复人员的帮助。
其实这个问题应当归属于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包含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膨出(严重脱垂)、性及生育功能障碍。根据国外妇产医学专业研究,全球约23%~49%的女性有不同类型的盆底疾病,产后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可达41%左右,并且大约有75%与妊娠和分娩有关,且产后3个月以内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高达20%~34%。[1][2][3][4]
你是不是也和Jenna一样被这组数据吓到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不是只有已婚已育的女性会存在盆底肌问题,这年轻的女性中也不少见,只是大家对盆底了解不多,又碍于颜面不肯就医。
盆底肌在哪里?
盆底肌是我们躯干下方,包裹骨盆下口(耻骨到尾骨、两坐骨结节行形成的菱形区域)的肌肉群,是内核心单元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相当于人体的一张吊网,牢牢帮我们兜住内脏、维持腹压、掌控二便。
盆底肌一旦下垂,它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漏尿、阴吹、便秘、膨出、腰痛、下腹酸胀……严重的子宫脱垂则必须手术摘除。
大名鼎鼎的亚洲女团SHE中的Ella陈嘉桦,就曾在社交媒体中爆料自己产后的盆底问题,情况严重,最后不得不通过手术解决,Ella的分享其实也是在给所有女性敲响警钟:关心盆底健康,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就讳疾忌医。
运动及生活禁忌
1、禁止跑跳等剧烈运动
2、谨慎穿戴束腹带等瘦身产品
3、避免长期坐立和蹲姿对盆底产生生的不良影响
4、避免搬重物及任何负重类练习
如何恢复
今天,Jenna就介绍一些简单的可以在家中自我练习的动作,在此之前,大家可以针对盆底肌进行局部手法按摩,也可以用筋膜轴滚动放松。
1、凯格尔运动
吸气身体放松,呼气保持盆底肌收缩向上,可慢上慢下,也可快上快下,分别锻炼盆底肌的肌耐力和爆发力。
2、四足收腹Quadruped
手臂和大腿垂直地面,保持脊柱中立位,吸气中轴延长,呼气收腹提盆底,手拉向膝盖,膝盖拉向手,吸气放松。
3、桥Bridging
屈膝仰卧脚踩地,呼气骨盆带动脊柱卷起,不要顶腰,而是将膝盖延伸向远方,双膝之间保持原本宽度不要打开。
医学研究表明,除了运动,规律的夫妻生活对恢复盆底有着巨大的帮助,祝福各位盆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