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沟型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换瓣术后高龄患者再发病微创瓣中瓣手术 [复制链接]

1#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医院为一名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生物瓣膜损毁、心力衰竭的75岁患者,在其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了微创介入“瓣中瓣”手术,在损毁瓣膜内部成功植入新瓣膜,为患者再造“心门”。

11年前,家住南开区的李奶奶因二尖瓣双叶脱垂、心力衰竭在医院成功接受了二尖瓣置换术,置换了一枚人工生物瓣。李奶奶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酷爱旅游的她,多年来游遍了新马泰、港澳台,享受着惬意的晚年生活。

但是,这份平静与美好在一年前被心慌、憋气等症状打破。李奶奶出现下肢水肿,不仅换瓣手术前的那种憋闷的难受劲儿又回来了,而且还总是心慌,心跳得特别快,心率经常是一分钟多次。

经系统检查,医生发现李奶奶心脏内的人工生物瓣瓣叶钙化,瓣叶无法开放,二尖瓣出现了中-重度反流,建议她再次接受换瓣手术。可李奶奶想着自己已经75岁了,身体素质远不如十年前,不想再经历一次外科开胸手术。

针对李奶奶年龄大、身体条件较差、病情严重的情况,医院副院长刘志刚率心内、心外科医疗团队进行了会诊,并决定采用微创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治疗方案,既避免了二次开胸的风险和痛苦又能解除疾患。能够用微创的方式不开胸就能换瓣膜,听到这个消息,李奶奶欣然接受。

刘志刚率队为李奶奶实施了二尖瓣“瓣中瓣”手术。术中,医生通过心尖将“瓣中瓣”顺利植入已衰败的二尖瓣位置。手术在医疗团队的默契配合下迅速完成,经左心室造影及经食道超声观察,二尖瓣不再有中-重度反流。转天李奶奶就回到普通病房,经术后恢复即将康复出院。

医院副院长刘志刚介绍:“与更换机械瓣相比,更换人工生物瓣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

随着国内人工生物瓣应用的逐年增加,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人工生物瓣毁损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人工生物瓣毁损的患者,传统开胸手术需要拆除原来的人工生物瓣膜,再换上新的瓣膜。手术操作复杂,患者组织粘连严重、出血多,手术耗时长。而且很多高龄患者体质较弱,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身体难以承受二次开胸的创伤。可是仅依靠药物保守治疗,根本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微创“瓣中瓣”技术可以让患者不需拆除原来的人工生物瓣、无需心脏停跳手术、免受再次开胸手术之苦的同时,就能迅速有效改善瓣膜毁损引发的各种症状。(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