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沟型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拉维湖血吸虫的ldquo吸血rd [复制链接]

1#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2623.html
《马拉维湖血吸虫的“吸血”现状》

▋概述

马拉维湖的开阔湖岸区(图1)一直被认在为年代中期以前没有血吸虫病原,但目前马湖南部(南昆巴半岛NankumbaPeninsula)正在遭受血吸虫病感染,这与过度捕捞不无关系。许多鱼种包括那些以淡水螺类为主食的种群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而这些不断增长中的血吸虫感染不仅是沿湖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也影响着旅客们。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关于马湖血吸虫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以供马湖的旅客和居民更好地评估风险,减少多余的顾虑。研究集中在南昆巴半岛,因为那是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一个地域,但马湖还有许多同样问题的地域。虽然都有感染的风险,只要遵循一些简单的指引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本文观点基于所有作者。图1.遭受血吸虫感染中的岑贝(Chembe)地域中的开阔沙滩▋引言血吸虫病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类寄生虫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需要两个寄主。它们在中间宿主(几种淡水螺类)里会进行无性生殖,然后在有传染性的尾蚴阶段从淡水螺释放到水里;而尾蚴能通过水接触渗透进最终宿主(人类)的皮肤并进行有性生殖。尽管血吸虫病主要源于尿液传播(由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引起),但已经成为马湖周边居民区许多年来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为这些地区的感染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不断增长。年在岑贝(Chembe)地区的调查显示87.5%的学生和57.7%的社区人口都受到了感染。此前,马湖的开阔湖岸(图1)一直被认为没有血吸虫问题,仅在有水生植物的隐蔽区和入湖河流周边区域会有发生。中间宿主球形小泡螺Bulinusglobosus就主要栖息于这些生境。在年中期开始有湖区被感染的报道。事实上,本文其中一位作者(JRS)年在马湖的水肺潜水期间便被严重感染,现在有证据显示,至少在马湖南部南昆巴半岛(图2)开阔的沿岸沙地(图1)同样有感染发生。在这种生境里,我们中的一位作者(HM)发现了另外一种中间宿主,马湖小泡螺Bulinusnyassanus(图3)。图2.本文提到的相关马湖地域图3.南昆巴半岛埃及血吸虫的两种中间宿主的空壳,球形小泡螺Bulinusglobosus和马湖小泡螺B.nyassanus,以及马湖最普遍的黑螺属Melanoides的空壳除了造成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血吸虫病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旅游收入。麦克利尔角(CapeMaclear)地区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游玩。不幸的是,许多游客都受到了感染,一些健康组织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就发出过马湖旅游的警报。血吸虫传播模式转变的原因可能源于岑贝村(ChembeVillage)周边人口密度的增长导致了渔业压力的加强。据可靠数据显示,大量的慈鲷包含以淡水螺类为主食的种群数量由于过度捕捞而下降。显然作为血吸虫中间宿主的螺类因此得以大量繁衍,而这也成为了传染疾病增多的基础。下面我们会进一步阐明过度捕捞和螺类种群密度以及血吸虫传播之间的关系。图4.池祖姆鲁(Chizumulu)萨梅湾(SameBay)的避风港是通过球形小泡螺产生传染的地区,这些螺类普遍栖息于该区域的岩石和植被间图5.伯纳德Bernard正在岑贝村的栖息地搜集球形小泡螺图6.球形小泡螺在姆萨卡(Msaka)的栖息地▋马湖血吸虫病在马湖有记录的两种作为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haematobium中间宿主的小泡螺Bulinus,球形小泡螺B.globosus和马湖小泡螺B.nyassanus。球形小泡螺Bulinusglobosus是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重要的中间宿主,在马湖周边地区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也有着很长的历史。而马湖小泡螺作为中间宿主角色的时间则非常短暂。在马湖,球形小泡螺主要被发现于水草区和岩石区,这些区域可以作为它们抵御水浪和猎食者的庇护所。马湖小泡螺原生于马湖,则被发现于开阔湖岸的沙地或碎砾沉积区。传染既在球形小泡螺生活的荫蔽区、船港和避风港(图4)发生,也发生于马湖小泡螺生活的开阔湖岸的沙底和砾石底(图1)。而要使传染发生,一定要有大量人类和水接触,这样血吸虫卵才能排放然后毛蚴才能找到中间宿主最后尾蚴才能找到终宿主。此外,传染也在其尾蚴经河溪流进马湖时发生。这样的传染方式主要发生在雨季以及雨季后短暂的大部分溪流被隔离出来的岸区水塘。这些水塘也形成了重要的传染点,因为其中可能包含了大部分旱季留下来的水,并形成了球形小泡螺重要的栖息地(图5-7)。这样的传染形式存在马湖周边的许多地区。另外,这些水塘的人类水接触更是重点。在马湖周边地区,还有其他形式的栖息地也会形成重要的传染点。图7.图6溪流中大密度的球形小泡螺对于游客而言,在开阔岸区是最重要的传染点,因为他们主要在这些区域会有疫水接触(淋浴,游泳和潜水)而这在马湖是一种新的传染形式。目前这种传染形式有记录的仅在坦湖南部的南昆巴半岛。在这些区域马湖小泡螺(图8)出没于较浅水的地方,半米水深左右。尽管有传染风险,但不影响大家探访马湖。毕竟传染主要局限于有大量人类疫水接触的区域,因此若能避免一些毗邻村民的疫水接触区、有水生植物的隐蔽区以及入湖溪流周边区域,感染的风险虽然无法消除但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在少量人类水接触的开阔岩石区的岩岸和周边岛屿游泳和潜水也能最低限度地减少感染的风险。还有避免在11:00-14:00间进行水接触也能降低感染风险,因为那是大多数尾蚴释放的时间。图8.马湖小泡螺释放出埃及吸血虫的尾蚴图9.马湖螺壳马湖螺类由数个物种组成,但以黑螺属Melanoides(图3、9、10)为主,其种群占了约90%。而马湖小泡螺通常不超过5%。这些螺类显然受限于各种各样的生境。马湖小泡螺主要生活在沙地或碎砾的沉积区并常掘进其中(图11)摄食各种有机物。它们有着相对其它小泡螺Bulinus很结实的外壳,作用是在沉积物和风暴中沉积物移动得到保护。它们产下的卵块像果冻状(图12)因此能附着在松散的沉积物中。螺卵则会在6-8日后孵化。图10.瘤黑螺Melanoidestuberculata活体,在马湖很普遍但未涉及到血吸虫传染图11.沉积物中的马湖小泡螺。一般它们会掘进沉积物表层因此并不常见图12.马湖小泡螺在沉积物中的卵块▋马湖近岸区的鱼类马湖的独特鱼类超过种。许多慈鲷栖息于近岸区域并且大多数都是马湖原生物种。上文提到,血吸虫传染有发生在开阔沿岸与沙地或碎砾沉积区。在这些生境里,栖息着数种食螺类慈鲷,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帕雷克顿珍珠Trematocranusplacodon(图13)。尽管帕雷克顿珍珠摄食许多不同的螺类,它们更喜欢马湖小泡螺。它们有着高度专业化的咽齿,能研碎螺壳。其它食螺慈鲷如马湖卷贝Metriaclimalanisticola并不研碎螺壳,而是尽可能多地把螺肉从壳里吸拉出来。图13.一只帕莱克顿珍珠公鱼图14.帕雷克顿珍珠的胃容物。有很多黑螺属的螺壳碎片还有一些几乎完整的马湖小泡螺壳图15.帕雷克顿珍珠有着高度专业化的咽齿,能研碎螺壳▋待解决的问题马湖的近岸区是许多鱼类幼鱼寻找庇护所的区域,因此在马湖国家公园离岸米内是禁止捕鱼的。而实际上,非常细孔的围网有被直接在沿岸使用。很明显这样的操作会使大量的幼鱼消失从而严重影响鱼类种群的繁衍。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个由NSF/NIH传染病生态学支持的项目研究,从中我们发现了鱼类种群的减少与马湖血吸虫传染的增加密切相关,我们预测,如果能实施鱼类管理,血吸虫传染病就能不断减少。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我们也都在试图确认。例如,为什么马湖小泡螺在马湖南部会变成重要的传染源?是否它们的种群密度是由于过度捕捞或者是因人口增长带来的其他环境变化引起,而达到了传播埃及血吸虫的有效水平?又是否外来游客带来了其它寄生虫把马湖小泡螺变成了中间宿主?既然开阔沿岸的血吸虫传染与鱼类减少相关,我们就应该也能通过保护鱼类种群来扭转这个局势。目前我们已经跟踪了鱼类与螺类种群3年多,而岑贝村现在也正试图禁止近岸的捕鱼作业。动员当地居民实施禁渔的活动由本文作者之一(PM)在该地区的推广工作者帮助下进行。图16.穆萨卡(Msaka)地区的沙滩围网作业▋马湖游客指引附上下面一些简单的指引,虽然无法完全消除血吸虫感染的隐患,但能把风险减至最低。在马湖旅游后,需警惕疲乏和发热的症状,咨询医生并作健康检查。避免在当地人有水接触的船港和其它荫蔽区有水接触。避免在湖岸区后的河溪和水塘有水接触,因为这些生境都是血吸虫传染的高发点(情况和非洲大多数国家一样)。避免在入湖河溪左近有水接触。在雨季,避免在村庄左近有水接触,因为大多数村庄附近都会有类似的河溪。在远离湖岸米或至少米以外的水域游泳和潜水会把感染(甚至是在疫区的村庄外)的风险降至最低。而在偏远的(人烟稀少)的湖岸,则基本可以放心地游泳和潜水。从马湖旅游回来2个月左右要做一次针对血吸虫的健康检查。血吸虫感染经不起耽搁。▋附录:人体血吸虫病

1.生活史和分布

血吸虫病(=裂体吸虫病)是一种由裂体吸虫属Schistosoma寄生引起的传染疾病,其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世界范围内约有2亿人受到感染。这些寄生虫会在它们的生命周期里转换宿主,如进行有性生殖时的终宿主(人类),和进行无性生殖时的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淡水螺类)。它们的成虫生活在终宿主的血管里并产下虫卵(图18),期间会穿破血管壁进入肠道或者膀胱(视寄生虫而言)。如果虫卵进入淡水便会孵化毛蚴并在数小时内定位和感染合适的中间宿主螺类。在螺类里,它们会生长成一个母胞蚴并开始发育成子胞蚴,然后迁移至宿主消化器官并开始进入传染性的幼虫阶段,尾蚴(图17)。在理想温度条件下,这些过程会持续4-5周。接着血吸虫尾蚴会从螺里释放出来,并在数小时内定位和感染终宿主,不然便会死亡。在渗透进终宿主后,尾蚴会脱掉它们的尾巴转变成童虫,并进入淋巴系统、肺部直到最后的肠道或者膀胱(视不同品种而言)附近的血管。图17.血吸虫尾蚴,长约0.4毫米图18.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haematobium与曼氏血吸虫S.mansoni的生活史一共有5种感染人类的血吸虫且每种都会利用某种淡水螺类作为中间宿主。在非洲,分布最广的就是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前者导致肠道感染,后者则是膀胱感染;前者利用几种双脐螺属Biomphalaria螺类作中间宿主,后者则是利用小泡螺属Bulinus螺类。曼氏血吸虫在南美和一些地中海地区也有发现。在亚洲,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则是分布最广的并且利用了几种湖北钉螺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